红色琼山海口市琼山区不朽的革命丰碑巡礼

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7/134966.html

学党史微视频课件

海口市琼山区,位于海口市中南部,土地总面积.9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7个镇。全区常住人口65.56万人。户籍人口56.80万人。自古以来,琼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曾留下过“一里三贤”,“五里三进士”的佳话,是古代琼州府的所在地,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琼台福地”之美称。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了反帝、反封建,抗击日寇和海南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23年红旗不倒”的壮丽诗篇。

林文英(—),海南辛亥革命第一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年,林文英遵照孙中山指示,返琼成立中国同盟会海口支会。年,为了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林文英再次返琼,在海口创办海南较早的革命报纸《琼岛日报》,任总编辑兼记者,撰写文章宣传爱国思想,宣传共和。年3月27日,琼崖绥靖公署督办陈世华奉袁世凯之命,逮捕了林文英,于年4月2日夜,在今琼山工人文化宫将林文英秘密杀害。

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府海地区学生首先起来响应。5月7日,府海地区学生接到北京学生联合会的通电后,府城的琼崖中学、琼山中学、琼山师范学校等多名学生,在琼崖中学礼堂集会。5月8日,府海地区各校学生在琼崖中学操场集合。上午,浩浩荡荡的学生游行队伍穿过大街向海口进发。一路上,学生们高呼口号,宣传革命道理,号召民众投身爱国运动。5月18日,府海地区和各县中学选派学生代表,在琼崖中学召开琼崖学生代表大会,宣布成立琼崖十三属学生联合会(简称琼崖学联),统一领导全琼学生运动,组织和带领学生参加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文昌籍学生郭钦光,因参加北京五四运动而遭军警殴打致死的消息传至琼崖,5月20日,琼崖学联在琼崖中学操场举行大会追悼郭钦光,府海地区各校学生多人,愤怒声讨帝国主义及其军阀政府的滔天罪行,激发了学生和群众的爱国热情,有力地推动了琼崖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走向新的高潮。

李硕勋(—),中共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之一。年5月赴杭州,曾任浙江省委常委、省委代理书记。年6月,任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受党的委派,前来海南指导武装斗争。抵达海口后,因叛徒出卖而不幸被捕,年9月5日,在海口市东校场(今琼山区硕勋路)英勇就义。

刘秋菊(—),是琼崖著名的巾帼英雄。年参加农民运动,任乡农会委员。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初期,受党派遣到琼崖统一战线组织的琼崖战时党政处工作,后历任中共琼崖特委委员、琼崖妇女联合会筹委会主任等职务。在长期艰苦复杂的恶劣环境中,英勇机智地坚持斗争,成为传奇式人物,是全琼敬仰的妇女领袖。因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积劳成疾,经医治无效,于年8月24日在白沙县毛栈乡病逝。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三省。消息传至琼崖,琼崖人民义愤填膺。府城的工人学生举行罢工、罢课,各界纷纷集会奋起声讨,强烈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罪行。为了表示琼崖人民永远不忘这一国耻日,府城地区各界人士自愿捐款,在府城三角公园,建起了一座“勿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纪念碑的主柱,象一把利剑戳向象征日本侵略者太阳旗的红色圆形座基,表示中国人民收复东三省的决心,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坚强意志。

年2月10日,日军侵占海口府城后,企图通过南渡江下游的潭口渡口继续东进。为了打击敌人长驱直入的嚣张气焰,当天下午,独立队长冯白驹派出正在训练的独立队第一中队,开往潭口阻击日军。一中队80多人在队长黄大猷等的率领下与日军作战。日军用飞机轮番对渡口东岸进行疯狂轰炸,我军将士沉着应战,坚守战地,阻击敌人前进,一直坚持到黄昏才结束战斗。潭口阻击战,打响了我军领导的琼崖人民抗日第一枪,大大鼓舞了琼崖人民抗战的坚定决心。

冯白驹(—),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人。曾担任中共琼山县书记、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书记、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总队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务。他率部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开辟革命根据地。挺身而出,先后在定安县主持召开内洞山“内洞山会议”,在白沙县牙叉主持召开“牙叉会议”。创建美合山区抗日根据地、白沙抗日根据地。在母瑞山坚持8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斗争。与国民党琼崖当局谈判,形成琼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与中央中断电讯联系的情况下,制定了“坚持内线,挺出外线”的作战方针,粉碎了日伪军“蚕食”、“扫荡”。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琼崖独立纵队“北撤”、“南撤”计划。率领部队挺进五指山区,建立中心革命根据地。年9月到年7月,领导琼崖纵队相继发动秋、春、夏季三大军事攻势,取得歼敌余人的辉煌胜利。年底到年5月,领导琼崖党政军民全力以赴,有力地接应和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渡海兵团登陆作战,解放海南岛。他领导海南军民坚持革命战争23年红旗不倒,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根据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年12月5日,中共琼崖特委和国民党琼崖当局在琼山县云龙墟举行琼崖红军改编暨誓师抗日大会,各界人士和各地群众上万人参加。改编后的部队番号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简称琼崖抗日独立队),多人。这就是琼崖抗战史上著名的云龙改编。至此,琼崖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琼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年3月,独立队扩编为独立总队,人数发展到多人。年秋,独立总队改编为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在琼崖抗战中,独立纵队对日、伪军作战余次,毙日、伪军余人,伤日、伪军余人,俘虏日、伪军余人,日、伪军起义反正余人。云龙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琼崖的胜利,反映了琼崖人民要求团结抗日的共同愿望,增强了人民群众抗日的信心。

年12月,琼崖国民党顽固派置民族利益于不顾,不抵抗日本侵略军,却掀起一次次以进攻我根据地为主要目标的反共逆流。琼崖纵队迫于无奈,奋起反击。年1月至28日,抗日独立总队一、二支队,在冯白驹总队长的指挥下,在琼山三门坡镇的大水村,将国民党保七团二营到沿海一带接军火的6个连包围。经过一天的攻击,顽军被压缩在几栋坚固的房屋里,固守待援。26和27日,敌军调集三千余人,前来救援。经过三天四夜的激战,大量杀伤顽军。但我军腹背受敌,弹药消耗过大,难于继续坚持战斗,便主动撤离阵地。大水战斗,在琼崖革命斗争史上是空前的,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逆流。

:海口市琼山区大坡镇树德村委会塔昌村,位于海南岛东北部。二十年代初,塔昌村有30多户,多人。年,塔昌村建立了中共党小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会,同土豪劣绅和国民党进行斗争,年4月,国民党疯狂向塔昌村进行“清剿”,许多共产党员被捕被杀,党支部遭受破坏,全村群众不得不隐藏起来,村里基本没人居住,塔昌村经历了第一次的无人村。年,恢复了塔昌村党支部。年4月,冯白驹率领琼崖特委同志从母瑞山突围,转移到十七区的塔昌村一带开展革命活动。面对白色恐怖,塔昌村的革命群众通知琼崖特委的同志转移,把同志们带回家中躲藏,转危为安。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扑灭革命火种,又多次“围剿”塔昌村,把村里的老人和妇女驱赶出村,人们被迫背井离乡,塔昌村第二次成了“无人村”。年和年,中共琼定县委、崖华侨回乡抗日服务总团在塔昌村先后成立。年初,特委和军队再次撤回树德乡。塔昌村的党员和群众不分昼夜,积极为特委部队送情报,塔昌村有6名共产党员先后牺牲在交通线上。年9月6日至27日,中共琼崖特委第四届第九次扩大会议在塔昌村召开,塔昌全村人民投入抗战,十多位青壮年奔赴抗日战场,英勇作战,除一人幸存,全部光荣牺牲。日军把塔昌村划为“无人村”。年的一天,日军把村里正在种田的20多名党员和群众杀害。年底,全村的党员和群众几乎被国民党和日军杀害,房屋全部烧光。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塔昌村第三次变成了“无人村”。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全村只有9名男子回到村中。在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艰苦岁月里,仅有多人的塔昌村,有57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有50多名共产党员、90多名群众为琼崖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中央老区慰问团誉为“红色村庄”。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新的征途中,海口市琼山区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将薪火相传,励志前行,巩固农村全部实现脱贫成果,推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确保全区各项事业平稳发展,扛起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责任担当,努力创造出属于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以慰藉无数革命先烈的英灵!

(片尾字幕:向为了海南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们致敬!)

(全文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ribaoa.com/bbfz/15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