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救灾海南日报暴雨夜,他们爬上山

8月19日的清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雨像断了线的珠子,一个劲地往下掉。当记者来到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翁村三队地质灾害隐患点时已是上午7点多,受台风“电母”的影响,这里从18日晚上就已经断电,隐患点的观察员王磊正用手中的纸笔借着窗外的微光做着记录,另外两名观察员徐圆祺、符伟国则直接靠在水泥地的席子上抓紧时间休息,从8月17日到现在,他们已经在这里坚守了近50个小时。

2张草席、几件雨衣、3个手电筒、一面铜锣、一份纸笔就是这个元门乡翁村三队地质灾害隐患点办公的全部用品。记者在和王磊交谈中了解到,持续降雨,会使山体水分趋于饱和、土质疏松,很容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早在年,这个点就曾遭遇泥石流,通过到隐患点现场进行巡查,及时作出提醒汇报,便于灾害范围内的群众开展应急避险撤离,这便是观察员的工作。而由于隐患点通讯中断的现象十分常见,有时人也可能会被洪水阻在山上,所以一面铜锣就是再合适不过的通讯器材。

一瓶矿泉水、两三块饼干,草草地对付一下后,观察员们套上了雨衣,拿上铜锣和手电筒,记者和他们开始前往灾害隐患点。还未停止的暴雨不仅让上山的路变得更加湿滑,也模糊着前进的视野,让人睁不开眼。没走多远,记者就被脚下的青苔滑了一跤,王磊把记者扶起后立即传授了一个秘诀:“走我走过的地方!”已经在这里做了6年灾害观察员的王磊对地形十分熟悉,对如何绕过被洪水阻断的山路十分有经验。

一行人就这样在山上的密林中走走停停。但每次停下来,观察员们都会认真地查看各观测点的土壤是否有松动。巡查完一遍已是2个小时后,而据了解,这样的巡查每隔2个小时就会有1次,如果检测到有地质灾害发生的迹象,还会缩短休息时间,增加巡查频率。

据了解,白沙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6处,像王磊一样的地质灾害观察人员共有48名。雨还在继续,通讯还在失联,但因为有这样的一群人在,百姓才能始终感觉安心。(记者邓海宁见习记者袁宇罗安明)

(来源:海南日报8月20日第版)

欢迎投稿:bsxxcb

.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jlyy888.com/bbfz/2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