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滨纷现在是核电站维修处的业务骨干,整天背着一个15公斤重的工具箱围着机器设备转,有时在机器设备底下一钻就是半天,一身汗、一手油是常态
11月7日晚,海南昌江核电65万千瓦1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1号机组的投产,将使海南清洁能源占比由29%提高到36%,大幅提高清洁能源份额,为海南“生态立省”、绿色崛起提供有力支撑
2013年,首批15名高级操作员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如今,这些“黄金人”个个是技术骨干,不仅挑起了核电站的大梁,他们从学习到实践的成功转型更给核电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今年28岁的湛滨纷是2010年从南华大学毕业来到昌江核电站的,主攻方向是维护修理发动机设备报到海南日报三亚分社不久,她就被派往北京郊区参加业务培训
由于工作环境特殊,加上男女比例失调(8:2),核电站有200多个小伙子单身“像他们这样的小青年,正是谈恋爱的时候,可他们能忍受寂寞、放下自我,让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心里都佩服”昌江核电站后勤处处长许振告诉记者
核电行业的“黄金人”
让长辈佩服的小青年
这天,湛滨纷身着工作服,头戴工作帽去地铁站接新学员一个小伙子跑过来说:“大哥,你是来接海南昌江核电站的人吧……噢,对不起,是大姐哥!”湛滨纷笑了,“大姐哥”这个称呼从此在海南昌江核电站叫响了
一天晚上,女友打车直奔昌江站到小孔面前,女友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差点认不出他来了——消瘦、疲倦,两眼通红孔秋顺却高兴极了,搂着她又蹦又跳从同宿舍的小伙子嘴里,女友知道了小孔的辛苦这个通情达理的姑娘马上让心上人抓紧时间睡觉,自己找了个女生宿舍对付一宿,天亮就打车回海口了
到了培训班,田雷雷傻眼了:3年封闭学习,白天8小时实践课,晚上4小时基础理论课,3天一小考,5天一大考,一考就是一本书的内容有几次,他真有点扛不住了,但耳边又响起领导的嘱托:“你们是核电站首批高级操作员,就指着你们挑大梁了!你们是咱核电行业的‘黄金人’,花在你们每个人身上的培训费就有百万元以上!”
个个是“大姐哥”的女生
核电站还有海南日报数字版一位“大姐哥”,那就是给“黄金人”当教师的范秀丽范秀丽和其他两位教师每天五班三倒,全天24小时连轴转,同时需要大量时间备课挤来挤去,范秀丽一点私人空间都没有了不过令她自豪的是,核电站参加培训的100多人目前有一半以上取得了资格证书加上首批取得资格证书的十几个人,正好和目前核电站一号、二号机组发电所需的高级操作员人数相吻合为了下一步三号、四号机组的运营,范秀丽和她的两名同事眼下正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对新一轮人员的培训中
孔秋顺的女朋友放弃了大城市金融白领的工作,和他一起来到海南进了核电站,孔秋顺却没日没夜忙了起来,有点空闲能在宿舍倒头睡两个小时是再幸福不过的事见不着面,电海南日报电子报刊话也打不通(核电站工作时间没有信号),女朋友起了疑心:难道小孔变心了?她要探个究竟
走进核电站的女生虽然比例小,但个个是“大姐哥”,令男同胞心服口服
-光明日报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
孔秋顺今年28岁,是2009年来到昌江核电站的讲起自己的经历,这个毕业于厦门大学工程机械学院的小伙子无比自豪:“当时报名的有140多人,最后只录取我一个我特别想当核电工,事先学了许多核电知识,面试时让考官们很惊讶”
“大姐哥”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
(原载于11月12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有删节)
“没有退路,玩命学吧!”整整3年,田雷雷闷头学习,几乎没有走出过培训基地26岁那年终于拿到高级海南日报广告价格操作员资格证书,他热泪盈眶
原标题:
“是年轻知识分子挑起了海南昌江核电的大梁,这支生力军平均年龄不到30岁,技术人员有近800名”昌江核电站总经理孙云根道出了核电事业的希望
2009年,22岁的田雷雷从东北电力大学毕业,想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经过层层考试,他被海南昌江核电有限公司录取来核电站报到没多久,他就被领导告知,要立即赴外地参加高级操作员培训,时间3年
南昌白癜风医院电话浙江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