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南日报
记者马珂通讯员向云凯
时下最时尚的运动是什么?看看朋友圈刮起的那股“运动攀比风”就知道。今天跑了多少?走了多少?……继晒娃、晒美食、晒旅行之后,晒跑步或步行的步数已经成为 步行的好处毋庸置疑,国际卫生组织将行走定义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多项权威研究发现,每天坚持步行可有效预防心脏病、大脑萎缩、糖尿病、下肢静脉血栓、颈椎病等疾病。适量步行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使感冒概率降低30%。
然而,大家热衷的这项“朋友圈运动”能否达到锻炼的效果?从事多年体育运动的健身教练李教练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上班族由于久坐不运动,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步行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只是出于放松心情,缓解压力,那么适当的走路是很好的。但是,如果想达到长期的锻炼效果,光凭走路还远远不够。只看步数不重运动强度的走路,也不能达到确保健康的目的。
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跑步对身体有没有坏处呢?对此,医院唐庆国院长表示,跑步虽然能给人们带来健康,但运动不当或过量同样会引起损伤。平时,人们的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
目前,跑步人群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膝关节疼痛,由于骨骼长时间、反复性受压引起细微断裂,长跑者会在小腿下部、臀部、足部发生应力性骨折。而且,初学者、有受伤史、超负荷跑步(1周跑步距离超过65km)、在跑步时突然加速或跑步距离骤增、骨密度低(骨质缺乏或骨质疏松)的女性等人群在跑步时受伤的风险更大。
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跑步可能带来的身体损伤呢?唐庆国表示:作为初学者,刚开始应慢跑,循序渐进增加跑步的时间和距离;每周应休息1-2天或采取其他锻炼方式;跑鞋应舒适,并带有一定支撑与减震作用;跑步路面应柔软,尽量不要在柏油路、水泥路等硬路面上跑步,硬路跑步时关节及脑部受到的冲击力会更大;跑步前应做充分的活动,让身体充分舒展,以适应接下来的跑步运动。
目前,天气逐渐转凉,要特别注意运动后的保暖,即运动出汗后不能让凉风吹着,这个时候身体毛孔舒张,如果凉气入侵,则有可能引起风湿或肌肉痉挛、损伤、炎症等。
运动损伤后该怎么办?初期轻度损伤的最好方法就是休息,或者更换运动方式。如果在数天跑步时均感到疼痛,甚至不得不中断跑步。建议去看一下医生,不要认为这种疼痛忍一忍就过去了。
运动应因人而异唐庆国提醒,日常生活中,运动应因人而异,应该根据自身的年龄和体质,选择有针对性的锻炼,并坚持下去。他提醒,步行健身最好选择在清晨或晚饭后1个小时,以30分钟到1小时为宜,每天走至步比较适合。特别是初期,不能一味地追求运动量,更不能因为攀比、炫耀而强行加大运动量,否则因为超负荷运动,对骨骼关节造成一定的损伤,那就得不偿失。初期运动最好是微微出汗,这样既能受到运动带来的效果,又能有效避免过度运动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
适量的运动既能带来健康,又能避免对身体机能造成的损害。唐庆国表示,海南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跑步环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海南的空气质量在全国首屈一指,有如此之好的空气质量,有氧运动的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哪里的医院治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