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是下雨,
感觉整个海口都成了威尼斯水城,
只不过别人家的水城是这样儿的↓↓↓
我们是这样儿的↓↓↓
水水水,都是水……
还有“小喷泉”
海口每年5-11月汛期,
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持续时间长,
暴雨内涝频发,
给城市的排水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相信大家也是很头疼下雨的海口吧!
寸步难行非常不方便而且很危险,
现在这个问题终于要解决了!
解决城市积水,
“海绵城市”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是不是有人想问:海绵城市是个啥?
这你可得仔细了解一下,
不然怎么参与到解决“水城”的建设中来呢!
小知识
海绵城市
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是系统化的生态策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根据市规划局消息,
《海口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
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使规划编制更科学、合理,
现按程序正在海口规划网站进行公示。
附公示:
《海口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公示
《海口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编制更加科学合理,现按程序进行公示。
1、公示时间:30天(年7月7日至8月5日)。
2、公示地点:海口规划网站( 3、公示意见反馈方式:
(1)电子邮件请发送至hksghj
haikou.gov.cn;(2)书面意见请邮寄至海口市规划局市政规划技术审查处, (3)意见和建议应在公示期限内提出,逾期未反馈,将视为无意见。
(4)咨询,联系人:陈学勤
海口市规划局
年7月7日
本次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所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与海口市总体规划主城区范围相一致,总面积为.4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至年,其中近期规划年限为年,到年,建成区不小于20%(不小于42平方公里)的城市硬化面积建成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到年,建成区不小于80%(不小于平方公里)的城市硬化面积建成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
海口市共划分12个大排水流域分区,
33个管理单元进行指标分解及规划管控。
本次《海口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明确采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技术路线,
通过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
水环境整治与合流制污染控制等措施推进海口市海绵城市建设,缓解城市内涝、修复城市水生态。
新建排洪泵站15座
水安全保障规划方面。建成海绵城市,需要海绵基础设施的保障。规划计划新建排涝泵站15座、雨水行泄通道12条、雨水调蓄设施28座,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雨水管渠体系。
海口五西路排涝泵站
近期,将规划建设6座泵站,包括白沙门排洪泵站、鸭尾溪排洪泵站、板桥溪排洪泵站、海南大学排洪泵站、龙昆沟排洪泵站和河口溪排洪泵站。以外,近期将规划建设6座CSO调蓄池。
CSO是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意思,CSO调蓄池的作用是雨停后处理污染混合水、不影响水环境质量,范围是30毫米以内的降水。
6座CSO调蓄池分别是工业水库CSO调蓄池,规模为立方米,建在海秀公园,海秀公园的调蓄容积是25万立方米;金牛湖CSO调蓄池,规模为1.3万立方米,金牛湖的正常水位是11.3米、正常库容是25.3万立方米;凤翔公园CSO调蓄池,规模为立方米,凤翔公园最大调蓄容积是1.8万立方米;东西湖CSO调蓄池,规模是立方米,东西湖的面积是8.56公顷、水体容积为38万立方米;海关沟CSO调蓄池,规模为立方米;横沟河CSO调蓄,规模为立方米。
新增污水处理厂7座
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面。海绵城市的建设,除了要达到缓解城市内涝的效果,还要修复城市水生态。为此,规划提出,到年,内河水质指标达到或优于Ⅳ类水标准。
对应的,规划将新增污水处理厂(站)7座,扩建污水处理厂1座,并将对河道沿线排水口进行全面摸排和治理。
水生态修复方面。规划将对城市内河进行水域空间修复、内源治理、水动力改善、岸带修复等水生态修复工程,至年,内河水系生态岸线比例将达50%。
水资源利用系统方面。规划提出将构建多水源互备、多系统连通、水源地保护、分区供水的供水安全保障格局;强化非常规水资源利用,至年,雨水资源利用率将大于等于1.5%,污水再生利用率将大于等于30%。
大家可能会问:
海绵城市建成以后,究竟有什么效果?
排水防涝啊!!!
这不正是我们最期待的吗~
规划要求到年,
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能有效应对50年一遇降雨,
50年一遇是什么概念?
让大家看看这样的降雨,
就问你怕不怕↓↓↓
小嗨瞬间就对本次海绵城市的规划充满期待!
近期建设规划本规划的近期规划年限为-年。以问题导向明显、新旧结合、排水区域完整性好、基础良好、示范推广性高等为原则,结合海口市城市双修、各片区海绵城市开展基础、未来重点发展方向,筛选海口市近期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64.8平方公里。
近期建设区-龙昆沟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达到70%,近期建设区-美舍河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达到75%。
海口“遇见”海绵既有“颜值”又实用
在海口市秀英区长滨一路附近上班的温先生,每天上下班往返于秀英区和美兰区,长滨路是他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对这条改造后的道路,他有着深刻的体验,“以前这里只要下雨就会看海,平常下班回家只要50分钟,一遇到下雨路面积水之后,交通就彻底瘫痪,有时候一个半小时都到不了家,很是苦恼,但最近5月初的一次暴雨之后,雨停没多久,这路面上的就已经没有明显积水了。”对于改造后的长滨路,温先生赞叹不已。
在我们市民眼里,长滨路的改造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路面修复和景观提升,但其实最主要的是还进行了海绵化改造,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可长滨路的绿化带偏偏要凭本事,因为它承担了大部分调蓄雨水的功能,所以才有了暴雨过后路面无明显积水的效果;在自然状态下,有80%的雨水能够自然渗透到地下,但是在普通的城市硬化道路上,会有60%的雨水白白流走,而长滨路的海绵化改造就是要向自然学习,经过改造后的城市道路,有60%的雨水能够经由绿化带下渗入土壤,可以作为地下水的补充。
据了解,这条改造过的长滨路是海口市乃至全省第一条在建有地下综合管廊的市政道路上实施海绵化改造的示范项目,通过在中央绿化带两侧各挖一条深约30公分的蓄水沟,在降雨时发挥“渗、滞、蓄、净、用、排”等作用,在满足地下综合管廊对安全性的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对雨水的就地消纳和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美舍河湿地公园建设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美舍河是海口百姓的母亲河,承载着市民的儿时记忆和乡愁,近年来它被列入城市黑臭水体另市民心痛不已,今年2月9日整治开建以来,给海口市民再次带来了希望。
正在施工建设当中的美舍河湿地公园,作为海口市美舍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之一,不仅承载着黑臭水体整治的功能,更是对于海口建设“海绵城市”、推进美舍河行洪排涝能力起到重要作用;4月24日和5月4日的暴雨,考验了该公园的蓄水和排涝能力。
在美舍河湿地公园凤翔段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项目仍在井然有序地施工建设当中,已铺设的路面在阳光下干燥整洁,路面两侧的草坪长势良好,刚刚栽种的树木在木棍的固定下整齐排列着,部分树木已悄悄露出嫩芽。
该示范段的项目负责人仍记得4月24日海口突降暴雨,但融入“海绵城市生态治水”的美舍河湿地公园经受住了考验,雨后的并未出现积水,充分体现了项目的治水功能。
来源:海南头条NEWS综编海南日报、南海网、海口日报、网络
编辑:小宇
赞赏
长按浙江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浙江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jlyy888.com/bbfz/9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