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实验小学“以爱育爱,爱心相传;以学论教,教学相长”的办学理念在春阳下分外鲜亮,仁爱广场、慈善长廊、爱心墙面彰显着“育爱”文化处处熏陶的痕迹,走进70个教室,感受以学为本的“学导”课堂理念和以生为本的“四声”课堂文化。
建校十余年来,渭南市实验小学大力推进课堂改革,提升办学品质。4月8日上午,借助“临渭之春”的东风,该校全方位、全学科、全程开放节常态课,来自临渭区教研室教研员、全区各小学骨干教师、各班学生家长等听课人数达到余人。报告厅内,校长何焕利以《践行学导课堂理念,构建四声课堂文化》为题,简要地介绍了“学导式四声”课堂的构建、要义与操作策略。“学导”是一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理念,遵循“先学后导,学导结合,以学定教,以导促学”的教学原则,注重引导学生经历“自学与质疑—互学与点拨—实践检测与延伸”的学习过程,强调深度学习中学生质疑能力和审辩式思维的培养。随着学生在良好情绪状态下、安全安静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自然形成包含“学习愉悦、学习自信、彼此欣赏、共同成长”课堂四声文化——笑声、掌声、质疑声、辩论声,促使“自学—互学—实践”的学习过程落实到位。随机抽取听课证,所有与会人员分别走进不同的教室,走进所有学科课堂,看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看学生学习活动参与,看学生思维品质的逐步培养。相同的特质,不同的样态。语文、数学学科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低、中、高年段实施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实践的螺旋式递进教学思路,重在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问题意识;英语课堂强调学生主体性,在“主题互动—活动参与—检测演练”中让学生整节课浸泡在第二语言的学习环境中,拓展学生英语思维;探究式科学课堂贯穿了提出问题、猜测、验证、实践的思路,将学生推至科学探究的深水区;小耳朵音乐课堂、情境化美术课堂、快乐体育课堂彰显着各自独特的学科特色,于“自学—互学—实践”中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练习,鼓励双向质疑,鼓励实践存疑。“学导式四声”课堂的逐步完善,解决了课堂上老师教学讲授式、学生学习浅表化、合作策略表面化的问题,实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多向互动、提升素养、培育能力的课堂优化目标。开放课堂,激发了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团结合作,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整体提升,加强了校际间的互相学习。渭南市实验小学全体师生将一如既往地深耕课堂,保持持续成长的姿态,追求品质教育,共享美好生活。(通讯员闫敏娜)
编辑:郭洁
审核:毕云丹
签发:陈志敬
如果你有好新闻、好故事,可以联系我们
手机:15909173hou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