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8日电)-->
全国人大代表、五指山市畅好乡番贺村党支部书记黄月芳也说,在部分落后地区,家庭暴力事件偶有发生,“特别是男性在酗酒后容易丧失理智,下手没有轻重,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家庭暴力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中国首部反家暴法,该法律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律责任,让自古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了国法可依,也为遭受家庭暴力之苦的受害人提供了法律武器
“其实,不仅是妇女儿童,男性遭受家庭暴力时,反家暴法同样适用”在谈到反家暴法适用范围时,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提醒,反家暴法并不是依照性别或者年龄制定的,只是因为妇女、儿童、老年人是弱势群体,更容易在家庭暴力事件中受到伤害,所以人们更海南日报广告多地将目光投向于他们,但并不排除也有家庭暴力事件发生在男性身上,“上海的第一例家庭暴力上诉案的原告就是男性”
“其实,很多女性不仅要承担和男性一样繁重的工作,还要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生理和心理压力可能比男性还要大,遭遇家庭暴力事件时很需要安慰和保护”但是,全国人大代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林乡罗葵村党支部书记林美娟发现,在反家暴法出台之前,妇女遭受家庭暴力只能向各级妇联组织、妇女之家求助,虽然能得到一些帮助,但大多治标不治本
今年,海南团赴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共有4位女代表,她们的每一次出现总能为严肃的会场增添一份亮色和柔美
-->作为中国首部反家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海南日报广告报价律责任,让自古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了国法可依,也为遭受家庭暴力之苦的受害人提供了法律武器
时逢“三八”妇女节,多年来在全国两会中为妇女儿童权益奔走呼号的她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反家暴法)因为在她们看来,这部法律反映了国家的意志,更寄托着不少家庭的幸福未来
“反家暴法的实施是海南妇女儿童的福音”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符跃兰告诉记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海南妇女一贯以勤劳、坚韧、隐忍的性格著称,加之“家丑不可外扬”的陈旧思想作祟,大多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时,总认为这是“家务事”,因而能忍则忍,无形中助长了施暴方的气焰
■ 本报特派记者 陈海南日报电子版蔚林
家和方能万事兴符跃兰等女代表们希望,各省区市都能做好反家暴法的宣传贯彻工作,让这部法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起“反对家庭暴力,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尤其是公、检、法、司、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推动反家暴法的贯彻实施,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共同为构建“零暴力”家庭、社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还有的男性虽然不采取肢体暴力,但言语暴力和冷暴力,也会给妇女儿童的心灵造成很大伤害”
这一僵持多年的尴尬局面或将打破符跃兰代表说,反家暴法出台,意味着反对家庭暴力已经上升到国家保护妇女儿童人身权益的层面当妇女儿童遭受家庭暴力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小儿白癜风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