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教育周刊校园达人杨丹柴烧

3

杨丹:柴烧陶瓷手艺人

  达人名片

  姓名:杨丹

  就职学校:三亚学院

  练泥、揉泥、拉坯、旋坯、修坯……近日,在东崖柴烧工作室,经过三亚学院艺术学院老师杨丹的制作,小酒壶的模型初步显现。

  “制陶意味着水与土、火与人的对话。人将内心的态度、想法、情怀赋予陶器。”杨丹说,“制陶和烧陶会考验人们的细心和耐心,完成一件好的作品需要花费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没有匠心精神,是很难做好的。”

  柴烧,指的是以木材为燃料烧制陶瓷的技术,是传统制陶工艺中较为原始的烧成技术。东崖柴烧工作室由三亚学院艺术学院雕塑专业和产品设计专业师生于年创建。谈及当初建立工作室的初衷,杨丹坦言,就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动手实践的平台。

  拱形的窑门、三孔的烟道、近6米高的烟囱……当时,为了节约成本,三亚学院师生亲自动手为工作室添砖加瓦。“我们是泥瓦工,又是木工、钳工。”杨丹打趣地说。

  工作室后院的一面墙上,砌着20余块泥土方块,上面刻有姓名和日期,他们大多是从东崖柴烧工作室毕业的三亚学院学生作品。

  “在学校老师的技艺传授下,我从懵懂的初学者到独立完成作品,现在是一家酒店陶艺工作室的主要负责人。”三亚学院级学生邓大才表示,在东崖柴烧工作室2年多的学习,让他不仅收获了制作陶艺的技能,还学会了陶艺人应该具备的认真和坚守。

  “黎族陶艺在制作时会用木板、贝壳等工具进行拍打,形成纹理。东崖柴烧的作品便体现了黎族陶艺制作的这一特色。”杨丹介绍道。

  “十窑九不成”这句俗话,用来形容柴窑烧陶的艰辛。从年2月22日第一窑到现在的51窑,东崖柴烧共烧制近余件作品,成功率仅为20%。

  如今的东崖柴烧工作室,已经形成了陶器制作、烧制到销售的完整链条。学生在此完成自己的作品,还能将优秀作品对外销售。

  4年多来,工作室的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有的老师也因为工作原因慢慢退出,但是杨丹却依然在此坚守。“制陶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专注、坚持、精益求精是制陶人的工作态度,也是我的内心追求。”杨丹说。

  “接下来,我们将探索如何把三亚海洋文化的元素融入制陶中,希望能烧制出富有三亚特色的陶器艺术品。”杨丹说。

文/海南日报记者徐慧玲

编辑/实习生唐玮泽

主编/徐珊珊

搜索:投稿方式?

投稿信箱:

qq.







































商务BD总监
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ribaoa.com/hnrbjj/11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