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世界中央电视新闻手语的尴尬聋人

我们常常看电视上出现手语翻译的小窗口,可是我们看不懂,这跟我们的自然手语不同,小窗口的手语是健全人语言手语我们聋人更无法看懂。

不久前召开的省残联五届主席团第四次会议,中国聋协名誉副主席丁佑和省聋协主席林群正好坐在我的两边。我看到丁佑老先生正在填写一份有关聋人问题的问卷,其中有一题是:你看得懂电视新闻手语吗?答案有五项:完全看得懂,基本看得懂,有些看不懂,基本看不懂,完全看不懂。丁佑的选项是“基本看不懂”。

我感到不可思议,电视新闻手语是信息无障碍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目的就是为了让聋人“看”新闻,怎么会看不懂呢?!

我问林群,你呢?

她说我也基本看不懂。

我心想,或许是因为丁佑和林群都是在普校读书的,没有经过特殊教育的手语训练,所以基本上看不懂电视新闻手语。不料,林群又补充说:聋人朋友基本上都反映看不懂。同时将手里已收集到的问卷递给我看。

我翻阅这些问卷,确实是“看不懂”的居多。

为什么会看不懂呢?我问林群。

林群在纸上写道:一是手语窗口太小;二是新闻播报速度太快,内容多,手语翻译只能选择重要的打,因此内容不连续,没头没脑;三是手语词汇量不够,手语翻译只能自创词,包括大量的人名。

专门为聋人朋友开辟的电视新闻手语却是多数聋人看不懂的,这令我非常的纠结。

于是我上网搜有关电视手语节目的内容,才发现这个问题早在十年前就有聋人提出了。年《中国残疾人》杂志上有一篇聋人谢洪宾的文章《电视手语新闻的困惑》,他说:我的老伴喜欢看电视,偶尔调出手语新闻,她看也不多看一眼,马上跳到另一个频道。问她为啥,她反问:你看得懂吗?给她一激,我耐心看了,一看也只好服输。其实那天的新闻我在报上先看过了,是以色列和黎巴嫩边界上发生冲突。然而,翻译出来的手语是“名字”和“名字”在边界上发生战争(冲突)。由于以色列和黎巴嫩翻不出来,只好用“名字”这个手语来代替了。类似的很多,地名、人名,手语翻译不出来的,只能做个所谓“名字”的手势,说明是名字,至于是谁?哪个地方呢?你猜吧。国内新闻,如**副市长率团访问西部**地区,这个**也只好用“名字”代替了,如果不出现字幕,你能知道是哪位市长哪个地区?

“北方网”







































白殿疯图片
青岛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ribaoa.com/hnrbjj/7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