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综合保护研究成果频出

记者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发布的年报中获悉:去年综合保护中心在综合保护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

其中,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研究组曹林等科研人员在西双版纳地区研究了啮齿动物对雨林中的优势植物假海桐种子大小的选择,经过5年的研究,发现中等大小的种子具有最高的扩散适合度。该研究已发表于Ecology。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组的RichardTCorlett研究员通过综述近些年从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物种、群落以至景观尺度上对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的响应性研究,指出综合考虑现有的研究成果将极大地改善模型预测能力。该综述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TrendsinPlantScience上。朱华研究员对海南岛植物区系的研究揭示了海南岛的起源,首次从生物地理上提出了海南岛在始新世时是连接着越南和广西,后来发生了向东南的移动和旋转,最终到达了现在的位置。这一研究结果与古植物学、古地磁学及火山研究符合。朱华研究员还发现,云南植物区系具有一个更古老的历史,台湾植物区系在形成与发展上却相对年轻。台湾植物区系的主体是中国的大陆植物区系,无疑是中国植物区系,它与云南植物区系一样,喜马拉雅隆升支配了它们的共同演化。

据介绍,综合保护中心是西双版纳植物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心内各个研究组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平台。目前,综合保护中心下设7个研究组以及标本与种质保存中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植物分类学、动物生态学、生物地理学与植物系统发育学、种子生物学等。

呵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家园

来源|云南日报

记者|陈云芬

编辑|张陈丹

编审|巩立刚

赞赏

长按







































怎么治愈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jlyy888.com/hnrbnr/10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