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地理丨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看到这群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如果要问现在中国最濒危的

野生动物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第一答案会说:“熊猫”

但是海南长臂猿濒危程度为“极危”

比大熊猫还要高两个等级

它们生活在海南岛西南部山区

这里分布着天然的热带雨林

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乐土

海南长臂猿这种极危级的

珍稀动物栖息于此

4月21日

海南日报摄影记者跟随长臂猿监测队员

一起走进神秘的原始雨林

与这些雨林精灵进行了

一次近距离接触

上演了一出热带雨林追猿记

↓↓↓

海南长臂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动物”,是目前全球现存数量最少的灵长类动物。据IUCN红色名录,海南长臂猿濒危程度为“极危”,比大熊猫还要高两个等级。生活在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雨林中的海南长臂猿,从年发现的7只,发展到现在的30只,发展趋势基本上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根据科研记载,长臂猿普遍寿命在30岁左右,但是海南的长臂猿自从年监测到现在,发现最初监测到的长臂猿还在活动,证明海南长臂猿寿命普遍要较长一些,这也许跟海南的生态环境有关。

4月21日,长臂猿在树上活动。据监测队员介绍,一群长臂猿繁育的数量超过10只以后,会分出新的群体。

4月21日,成年的长臂猿两棵树之间跳跃。海南长臂猿两性之间的毛色相差很大,雄性完全是黑色的,雌性为黄灰色。

4月22日,雌性长臂猿带着幼崽通过绳索。山体滑坡影响了长臂猿以往的觅食路线,监测长臂猿的有关单位在滑坡区域拉起绳索,供长臂猿通行。

科普小常识

长臂猿的鸣叫通常是由一群之中的公猿起头,是一种宣示领地、与家庭成员联络感情的信号,稍后群内的母猿会加入和鸣,猿鸣每天日出时分开始,每天早上会鸣叫两到四次,持续到中午十一点半左右。

出品:海南日报摄影部

视频编辑:李天平

视频拍摄:李天平苏晓杰

值班主任:楚煜

值班总监:李国栋

责任编辑:周钰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全国战疫英雄,三亚将为你们办一场最特别的婚礼!报名通道开启→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ribaoa.com/hnrbnr/12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