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们的小趣事
庞壮国
当年十八九或者二十啷当岁的上山下乡知青,转眼之间都是花甲八九古稀一二的老头老太太了。闲来无事,从记忆里搜寻几粒我们之间的小趣事,写一写小文章,为了治病,预防老年痴呆症或者健忘症。
邹静之曾经是黑河地区二龙山农场的北京知青。因为中央电视台播放他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害得我经常午夜一两点不睡觉,守着电视机干熬。突然在好多年前兴凯湖边跟他相遇。散文笔会,黑龙江作家协会张罗的,诗人李琦是组织者。
记得一个小方桌上,摆着小酒小菜。在座的有沈阳来的散文家鲍尔吉原野,北京来的邹静之,大庆去的庞壮国就是在下,还有风度翩翩的哈尔滨李琦。李琦不喝酒,我对她不挑。鲍尔吉原野能喝两口,蒙古族人哪有拒绝高粱小烧的道理呢,往往迷醉之中还唱唱《嘎达梅林》《敖包相会》啥的。我要跟邹静之碰个杯弄个响,以补偿我经常为他的电视剧熬夜的积怨,或者叫报仇也行。万万没料到,邹静之竟然连连摆手,说是不会喝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我把酒杯往桌子上一墩,脱口叫到,“那你啥也不是!”李琦后来写文章,描述我把邹静之当时造个大红脸。我也是贼胆包天,邹静之啥样人物啊,估计连大导演张艺谋,大演员张国立也不好意思跟他耍态度吧。幸亏他和我都在年轻时写诗,谁能够跟诗人计较呢,诗人都近似于半疯。又过了好几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大会,我又碰见邹静之了。他握着我的手,乐滋滋地说,现在他乐意写歌剧,可过瘾了。我想起他能够美声唱法,嗷嗷啊啊唱两嗓子呢。
张港从前跟我是上下铺,龙门农场中心校里,我教高中语文,他教历史地理。生活有时候爱开玩笑,我俩都是第一学历初中二年级,不久就战天斗地春种秋收,竟然混成高中教师。张港出版过的书挺杂,长篇小说马占山打响抗日第一枪发行火热,还敢给大师余秋雨挑毛病,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笼了小册子。
张港大高个,不仅仅写书厉害,人家种菜园也不糠,前两年看见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ribaoa.com/hnrbnr/14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