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检查有哪些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8308111517553818&wfr=spider&for=pc
陈求光,原名陈成安。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任中共琼东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卢沟桥事变后,陈求光因公开宣传抗日而被逮捕,后经营救出狱。年参加琼崖红军云龙改编,历任琼崖抗日独立队(独立总队、独立纵队)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副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琼崖纵队副支队长、支队长、总队长。年3月率部接应野战军渡海先锋营胜利登陆海南岛。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日军侵琼后,琼崖抗日独立队转入琼(山)文(昌)农村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不到一年,就从多人枪发展成为有3个大队多人枪的独立总队,并逐步建立了琼文抗日根据地和大片游击区。年7月中旬,时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 大队第二中队副中队长的陈求光,带领一支精干的突击队,伏击了由码头至东郊墟公路的日军。
日军把琼崖抗日独立总队视为眼中钉,从年6月起,集中兵力,向琼文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面对日军“扫荡”的严重局势,为了保持实力长期抗战,中共琼崖特委第八次扩大会议决定:将特委机关和总队部向琼西地区转移,创建山区抗日根据地;抽调 大队一中队、第二大队六中队与特务中队合编为特务大队,由陈求光任特务大队大队长。特委还决定由特务大队与第二期随营军政干部训练班一起,掩护领导机关向西转移。
年1月下旬,特委机关和独立总队部开始向西转移,创建山区抗日根据地。原定西迁路线是从琼山县的岭脚一带渡过南渡江,经澄迈县、临高县到儋县,因为发现日军在南渡江西岸的石桥、石池一带行动,西迁转移路线改由经福昌、蓬莱、定安向澄迈县的西昌、坡尾一带前进。陈求光率特务大队和军政干训班掩护特委、总队部领导机关转移。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行军,于2月中旬到达琼山、澄迈、临高三县交界的美合山区。
正当特委、总队部领导机关转移到美合山区时,西路情况发生了变化,日军占领了那大镇,其周围地区也均为日伪军所控制。特委认为:美合是澄迈、临高和琼山三县交界山区,除离乐会、万宁、陵水县较远外,对领导指挥东、西路乃至全琼的抗日斗争,都较为有利,粮食供给条件也算不错;美合东南和西南是一片高山峻岭,地势险要,美合周围10多个墟镇均没有日伪军据点,也没有国民党区、乡公所和军队驻扎,独立总队第三大队经常在此活动,对这一带地形、民情都比较熟悉。因此,特委决定在美合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特委首先从澄迈县委、特委机关和部队抽调一批干部组成民运工作队,与第三大队和特务大队一起,一面扫清美合山区的土匪,一面深入农村、墟镇进行抗日宣传,很快在美合周围山区,各种抗日民众团体相继建立。为了加强领导,特委把澄迈县的美厚、仁兴、合岭、红石、和安等乡镇划为美合特区,建立中共美合特区委员会,由谢志德、符孟雄、吴善积、冯颜予(女)等人员组成,谢志德为特区委书记。美合特区委在琼崖特委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发展中共党组织,各乡均建立了党支部;对各乡、镇原国民党溃散人员、开明士绅、爱国人士等采取团结的方针,吸收他们到抗日团体中来,鼓励他们为抗日出力,建立了一支半脱产的农军中队,中队长为陈英,中队部驻在那宋村,受琼崖抗日独立总队部直接领导。
美合根据地遗址
各项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之后,特务大队留下少数兵力保卫特委和独立总队部,主力挺出南渡江东岸到琼山县六区的南坤、榕术铺、腰子、松涛和澄迈县二区的藤寨、岭肚、西昌、坡尾、石浮一带活动。与此同时,第三大队也挺出儋县、临高交界的陶江、清平、和祥、兰洋、三脚岭和澄迈县的和安、红石、仁兴、美厚等地区,一面广泛开展群众工作,一面积极进行军事行动,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保卫了美合抗日根据地,扩大了活动范围。年八九月间,陈求光率特务大队配合第三、第四两个大队,由李振亚参谋长直接指挥,在和安墟附近的大岭脚公路上,伏击了从和舍向美合抗日根据地外围“扫荡”的日军90多人,歼敌20余名,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7支、子弹数百发。敌人遭到这次打击后,很久都不敢再向美合抗日根据地进犯。
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在军事上积极打击敌人,并不断取得胜利。活动在临高、儋县的第十中队扩编为第五大队;坚持在琼文平原地区的 、第二大队,粉碎了日军的多次“扫荡”,使琼文抗日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活跃在乐万县境的短枪队到处袭击敌人,建立了以六连岭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原在南区昌感活动的第四大队,在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广泛开展游击战,建立了昌感崖游击区。这些都有效地配合和支持了美合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建设。
琼崖特委在美合根据地建设中,还特别重视经济工作。由于国民党琼崖当局执行“反共灭独”政策,停发了独立总队的军饷,日军又对美合抗日根据地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使美合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极为困难。面对困境,琼崖特委在琼文地区组建税务局和缉私队以解决经费来源,同时还号召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医院自己动手,养猪种菜,发展生产,补充供给,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美合抗日根据地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而打破了日军的封锁,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年7月,琼崖特委在美合根据地创办了延安抗大式的干部学校——琼崖抗日公学,因美合事变而停课。图为年6月在乐东县番阳(现属东方市)复办的琼崖抗日公学旧址。
美合抗日根据地建设初具规模之后,琼崖特委除继续在加地园村办党校(主要培养县、区级干部)外,还在军政训练班的基础上,于年7月在加板坡正式创办了琼崖抗日公学。公学是效仿抗大建立的,是培养党政军干部的学校。校长由冯白驹兼任,副校长由史丹担任。公学设有初级班、普通班、高级班、工农班、军政班、妇女班、儿童班等。 期共招收学员人左右。教学内容因班而异,各班都有政治理论、时事形势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民运工作及军事、文化等课。教师主要是从党政军机关中挑选有文化、有实践经验的同志担任,有些是从抗大毕业后派到琼崖来工作的干部,也有一部分是从敌占区来的爱国知识分子或教育界知名人士。琼崖抗日公学办了两期,培养学员近千人。第二期学员尚未毕业,就因美合事变而停课了。琼崖抗日公学培养输送了大批干部,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很大贡献。
为了保证部队装备和弹药的补充,美合抗日根据地办起了军工厂,制造地雷、枪尾炮(枪榴筒),翻装子弹,修理枪械。在此期间,日军曾多次派飞机对美合村和合岭墟第三大队驻地进行轰炸,并出兵向美合抗日根据地外围进攻,但都被击退。
正当日军围攻美合根据地时,年12月15日拂晓,国民党顽固派置国家与民族利益于不顾,集中0余人向美合抗日根据地进攻,制造了骇人惊闻的美合事变。
美合抗日根据地虽然仅仅存在一年,但它为创建山区抗日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扩大了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抗战干部。
(本文根据陈求光回忆文章《美合抗日根据地》整理)
※陈求光(-),海南琼东县(今琼海市)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琼东县委宣传部干事、振中区委书记、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纵队)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副支队长,琼崖纵队支队长、总队长等职。海南解放后,历任海南军区团长,中国人民 19兵团司令部作战处长,工程兵司令部作战处长, 机械工业部第五局副局长、桂林电器研究所所长等职。年2月在广州市逝世。
END
文/陈海萍
资料来源:《琼崖抗战英杰》[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中共党史学会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编辑:陈文萍
校核:游宪军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