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浩荡,奔流不息。在位于南渡江下游、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玉仙村北侧的潭口渡口,两岸绿树成荫,地势开阔。江岸留有后人追立的一方大石,把历史镌刻得清清楚楚:年2月1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自卫团独立队,在这里阻击东进的日军,打响琼纵抗日第一枪,振奋了海南军心、民心,激发了琼崖民众的抗战热情,让民众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希望。
四月的海口,骄阳似火。潭口渡口,微风拂面,江面碧波荡漾,岸边一棵百年大榕树撑起一方树荫,带来一片清凉。如果没有石碑,很难想象这片静谧的土地上,曾经历过一段风雷激荡的战斗岁月。
摄影:康登淋剪辑:潘雅琪
琼崖勇士
坚守阵地威名扬
时间追溯到年,整个中国笼罩在日本侵略者掀起的腥风血雨中,海南岛因其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下一个目标。
年2月10日,日军从海口天尾港登陆,全面入侵海南。国民党守军一溃千里,仅半天就失守海口、府城。2月10日凌晨,日军侵占府城后,企图继续向东进犯文昌、琼海一带。潭口正是当时海口至文昌、嘉积公路的唯一渡口,也是日军必经之地。
得知日军进犯、府城失守的消息,当时驻扎在云龙镇的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人冯白驹立即派出正在训练的独立队第一中队开往潭口阻击日军。
冯白驹的堂侄冯尔动讲述潭口渡口阻击战的历史。
4月1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冯白驹的堂侄冯尔动,他告诉记者,“云龙改编后,我们队伍的力量依然很弱小。当时独立队按1个大队建制,仅多人,下辖3个中队和1个特务中队。在潭口进行阻击的一中队虽然仅80多人,但是他们毫不犹豫地于当天上午迅速赶至目的地。”
《冯白驹将军传》一书记载,当时一中队赶到时,看到沿途都是扶老携幼逃难的老百姓,妇女孩子哭声一片,在混乱中没有目的地奔跑,日机低空呼啸着向人群俯冲扫射。一中队80多名指战员在中队长黄大猷、队附符荣鼎的率领下,抢在日军前面进入潭口阵地,有力阻击了日军。日军以飞机轮番对渡口东岸进行疯狂轰炸和扫射,我军将士沉着应战,坚守阵地,阻击敌人前进,一直坚持到当天黄昏才结束战斗。班长李文启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潭口渡口阻击战码头旧址,黑色的壁画记录着潭口阻击战的战斗情景。
经过一天的英勇战斗,独立队拖延了侵略者进占文昌、嘉积的时间。大批从府海地区逃出来的民众,在战斗的时候乘机躲到了南渡江边的树林里,亲眼见证了琼崖人民武装打响抗日第一枪的过程。党领导的琼崖抗日武装从此名声大振,成为群众公认的琼崖抗日的领导力量。
潭口渡口
奋勇击敌赢民心
走到渡口附近,可以看到潭口渡口阻击战纪念亭的六角形朱红柱和橙黄色琉璃瓦飞檐,亭内竖立一块高2米的花岗岩石碑,正面刻有年2月10日琼崖纵队在潭口渡口抗击日军的简介碑文,亭体正面横楣上悬着“潭口渡口阻击战纪念亭”的亭名。
琼崖纵队抗日第一枪纪念园。
“东北向,南渡水流长。源发黎苗开拓地,波扬府海丽都场。潭口御东洋。”这首名为《南渡江》的忆江南词牌,是曾作为潭口渡口阻击战参战部队领导之一的独立队一中队队附符荣鼎,在后来补叙的词作。
当年,潭口抗日战斗后,日本军队还派兵来玉仙村拆了二间祠堂,用其屋料重建潭口炮楼并驻军。村民怕日军报复,全村男女老幼全部逃往山中或亲戚家躲藏了一年多。直到年8月日本投降,村民们才回村,纷纷欢天喜地庆祝抗日胜利。
阻击战码头附近的石碑记录着潭口渡口的历史。
“仅就实际战果而言,这次战斗规模并不大。但其政治意义则非同小可。”原中共琼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茀清认为,当年80多名热血男儿奋勇阻击日寇,大出日军意外,使其不敢轻视独立队。潭口一战后,还有许多爱国青年纷纷要求参军参战,一些群众捐出了枪支弹药,甚至有些失掉联络的国民党区乡行政人员、警察、地方武装以及各地的民众抗日自卫团,也要求独立队予以收编或派人领导他们。
冯白驹事后回忆说,在国民党军队闻风而逃、情况万分紊乱中,我军却不避艰险,勇奔前线,阻击敌人,因而取得了广大人民的称赞和信赖。对我军今后获得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援,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潭口一战仅1个月后,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从多人迅速扩大到多人,枪支有多支,为下一步更好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做了军事准备。
代代传承
红色精神永不倒
“潭口阻击战虽然是一场很小的战斗,但是它的意义非常的深远,这场战斗无形中提高了抗日队伍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中共海口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科负责人周琪雄认为,潭口阻击战极大地鼓舞了琼崖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坚定了人民群众抗日救国、保卫琼崖的信心,推动了人民群众团结抗日热潮的形成。同时,也提高了独立队的威信,扩大了琼崖特委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在全琼的政治影响。
潭口渡口阻击战码头旧址。
今天的潭口,南渡江水安静地流过,就像两岸人民平静幸福的生活。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海口江东新区建设深入推进,潭口所在的云龙镇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快速发展。
当年的水陆要冲,今天区位优势更加彰显。“云龙镇靠近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多条国省道穿境而过,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云龙产业园。”云龙镇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云龙镇发展迈上快车道。
发展是最好的缅怀,传承是最好的纪念。云龙镇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不断加强对红色历史宣传力度,在推动革命精神代代传承的同时,着力构建红色旅游圈,发展红色旅游、乡土文化旅游,吸引八方游客。
热血——致敬英雄
李文启:
海南抗日战争史上第一个牺牲的烈士
年2月10日,日军入侵琼崖,不到半天时间便占领了海口、府城,旋即向东推进。为打击日军长驱直入的嚣张气焰,驻扎在云龙墟附近的琼崖抗日独立队队长冯白驹命令第一中队赶赴潭口渡口东岸阻击,打响琼崖抗战第一枪。
战机的轰鸣声从海口方向隐隐传来,枪炮声、惊叫声愈演愈烈。一中队赶到潭口渡口东岸后,利用地形地貌,迅速占据了渡口东岸的土坡,与江面形成居高临下的防守态势。“战士们成一横列埋伏在公路右侧的丛林里严阵以待。”琼崖独立队的指挥员们综合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选择了最合理的战术策略,展示了高超的军事艺术。
日军朝着潭口方向开来,空中的战机对准一中队阵地进行疯狂轰炸和扫射。当敌机俯冲时,留守渡口的战士一起用排枪对敌机进行射击。埋伏在渡口近处的一中队班长李文启被炸断左脚,血流不止,大半截身子埋在炸弹掀起的泥土里,仍然忍着疼痛坚持战斗。战友们近在咫尺,可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里,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在血泊中战斗到最后一刻……
李文启成为海南抗日战争史上第一个牺牲的烈士。他的牺牲激发了战友们的血性和斗志,他们怒吼着,一边向低空飞行的日机开枪射击,一边向江对岸的日军射击,阻止大部队渡江。他们以一副副血肉之躯,在日军的炮火中顽强抵抗着,就这么对峙了一整天,日军无法前进,傍晚时停止了进攻。
此时,全体指战员才奉命撤出阵地,他们扛起李文启被鲜血染透的身体,昂首走在返程路上。藏身于山间丛林的村民们纷纷走了出来,自发簇拥着一中队的队伍,直到将烈士送回部队驻地。
热潮——微党课
不忘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
时间:年4月1日
地点:云龙镇
主讲人:中共海口市委党校副校长、市夜校办主任陈纯英
年2月10日,中共琼崖特委领导的独立队英勇抗日的第一仗“潭口阻击战”,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掀开了一场伟大的琼崖人民抗日战争。面对日军的侵略和统治,中共琼崖特委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多次粉碎日军残酷的“蚕食”和“扫荡”,完成了保岛卫民的历史使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复杂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弘扬抗战精神,继续拿出当年那种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精气神,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书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各地贯彻落实到位。
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劳动关系、社会关系等,为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凝聚智慧和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继承革命先辈的为民宗旨好传统,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一切为了群众,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真正在琼崖大地落地生根。
热评——正青春
以史为鉴学史明智
云龙镇委委员、宣传委员鲍烈军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云龙镇宣传委员,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的工作职责是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党员努力完成所担负的各项任务。
在建党周年来临之际,我来到潭口渡口阻击战纪念亭参观,郁郁葱葱的松柏掩映之中,一块庄严肃穆的黑色石碑记录着潭口80多位勇士阻击日军、血洒琼崖的光荣历史。通过重温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人民抗日历史,重走革命战斗路线,对“饮水不忘挖井人”的理解更为深刻。
今天,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把满腔的爱国之情化为工作的强大动力,在工作中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努力而扎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海口日报
记者:史瑞丽
摄影:康登淋
编辑:林文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