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区13年,白沙卫星中心学校教师吴春霞执着耕耘
“留下来,这里需要我”
■本报记者刘笑非
特约记者王伟通讯员林呈
见到吴春霞时,她刚上完一堂六年级语文大课,面对几十名尚难管教的小学生,她的课上得很顺利,学生们听得也很认真。
地处白沙黎族自治县山区的打安镇卫星中心学校很小,多名学生全部来自周边的村落及卫星农场,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是孩子们靠知识走出大山的唯一渠道。年,刚结婚不久的吴春霞为了能方便照顾丈夫和公公婆婆,放弃了原本在海口优越的教师工作,来到白沙当起了一名山村教师,这一待就是13年。
“进出都是泥巴路,回家一次得转两三趟汽车,大半天都耗在了路上。”对于早年吃过的苦,吴春霞像讲故事般娓娓道来,却没曾有过抱怨。
事实上,卫星中心学校此前也招过一些外地老师,或因待遇、或因环境,最终没能留下来。“与其说吴春霞留下来是因为家庭,更多的原因是因为热爱。”卫星中心学校副校长刘三伟坦言,在年的时候,吴春霞曾经供职的学校再次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回去工作。但卫星学校缺老师的现状,让她又一次选择放弃优越的条件。
除了地方不大,卫星学校的师资一直没有配齐,老师身兼行政、业务数职并不鲜见。在学校里,除了承担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外,吴春霞还主动担起了共青团支部书记和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带着学生搞起了文娱活动。
“年长的老师退休了,新鲜血液还没补充进来,我有搞活动的心思,不如利用起来。”吴春霞笑道,一味让学习充满孩子的校园生活,他们会感到枯燥甚至无趣。古诗文朗诵、校园舞蹈晚会……为了组织这些活动,吴春霞常常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比如卫星学校有名的太极拳校队和腰鼓队,就凝聚着她的心血。
扎根白沙13年,吴春霞荣誉拿了不少,但她自己却从没把这当一回事:“选择了在这里当老师,个人荣誉比不上有学生考上大学开心呢!”
13年时间里,在吴春霞课内课外的悉心照料下,从卫星中心学校走出去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其中更不乏远赴日本深造的优秀学子。每当卫星中心学校的毕业生给吴春霞打来电话谈心,言语里也总是充满了对她感激。
从20多岁的青春风华,到如今年过不惑,吴春霞没想过要离开这个地方。“如果说以前是因为家庭,那如今更多的是出于责任。”吴春霞的话很朴实,留下来,因为这里需要她。
13年过去,进出学校的泥巴路成了宽阔的水泥路,吴春霞回一趟娘家不用再转几趟车,学校的基础设施也在白沙县的投入下越建越好,教学环境在变,班里的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唯一不变的,是吴春霞对于教育的这份坚持。
对她而言,这些山里的孩子因为上学而改变了人生轨迹,就是对她最好的褒奖了。
(本报牙叉3月26日电)(来源:海南日报3月27日第版刘笑非)
欢迎投稿:bsxxcb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