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华章忠诚无限middot我是新闻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8302892.html

对于报社记者来说,一篇新闻稿件从采写到第二天清晨见报,有前方记者的努力采写,更有后方编辑的通宵编辑排版,今天《忠诚无限·我是新闻人》让我们一起走进海南日报,看看每篇报道背后,他们所付出的努力。

背后的故事:《海南日报》要闻版主编罗孝平

3月6日凌晨2点海南日报社编辑部

凌晨两点,当多数人已进入梦乡,海南日报社的15楼编辑中心却灯火通明。

要闻版主编罗孝平,正逐字逐句审核记者传回的稿件。作为报纸印刷前最后的把关人,时间紧、头绪多,要防范差错,还要把版面做美,工作要求精力高度集中。

《海南日报》要闻版主编罗孝平:昨天还是前天,我从美编室跑出来的时候,我鞋跟跑掉了,我当时没注意,我坐在这儿,我抬脚的时候怎么觉得我脚后跟儿松松垮垮的。

凌晨3点半,已经检查校对了数十遍的版面就要交付印刷了,罗孝平还是习惯性的拿起来再过一遍。

背后的故事:《海南日报》记者周元

3月11日晚上7点北京海南代表团驻地酒店

晚上七点,海南日报特派记者周元为了更准确表达代表们的建议,经常为使用某个词语纠结半天。

《海南日报》记者周元:做时政新闻就好比钉钉子它不是一锤就能够钉好的而是要选准了方向找准了力度一锤一锤的接着敲。

要做一名合格的时政记者,“敲好这把锤子”要有长期的积累。入行10多年,周元跑过社会新闻、教育新闻、现场突发,而让她记忆最深刻的,是年,强台风“达维”登陆海南。周元连夜奔赴凤凰镇槟榔村采访,被困在洪水漫道的村里,穿着湿透的衣服在村里的小学呆了一整晚,直到第二天才坐救援冲锋舟出村。

《海南日报》记者周元:当我孩子长大以后我会告诉她我觉得作为一个记者妈妈来说我们所得到的一些东西都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财富。

背后的故事:海南日报社《南国都市报》深度报道组记者杨金运

深入新闻第一现场,是苦累与成就感并存的过程。杨金运说记者是一个在路上的职业,进山下乡,才能写出有温度的报道。

海南日报社《南国都市报》深度报道组记者杨金运:我觉得不能够用“坚持”这个词吧,当你对这个东西有喜欢的时候,应该是在拥抱这个东西这个稿子我写的很好你老是沉浸在那种情绪里面那是一个我觉得在人生格调上不高的,你必须像河流一样一直向大海涌。

背后的故事:海南日报社南海网副总编辑岳嵬

永不停歇是工作状态,稳中求变是新闻人追求的目标。半个月前,从《海南日报》深读版负责人转型南海网副总编辑的岳嵬,一直把这次转型看做一种挑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策划报道中,如何将纸媒、网站和新媒体融合起来,是她和南海网同事直面的问题。

海南日报社南海网副总编辑岳嵬:融合其实对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我们生产手段和表达方式是多元化的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高了我们的任务也更重了。

《海南日报》记者况昌勋

做新闻的话我们的目的还是推动社会的发展

《海南日报》记者彭青林

就是新闻事件带给我们的这种感染我吸引我的力量也是一种责任的体现

《海南日报》记者杜颖

能够把一些困难有关教育的呼声反映出来能够把我们山区老师真实的生活情况能够向大家展示出来我觉得这是我们责任

《海南日报》记者王凯

不管前方多么艰难我一定会坚守我的新闻理想做一个合格的新闻人 

《海南日报》记者周元

我所写的文字影响了大家就是说对这个社会产生了正能量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

用笔尖传递正能量,做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和传播者。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海南新闻联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ribaoa.com/bbzz/15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