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一边走进民族文化,一边接受美育,在美感中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寒假启幕的当天,也是《走进民族文化爱我多彩中华》校本课程优秀美术作品展落幕之时,随着学生的离校,海口市港湾小学美术组组长刘治永一边介绍,一边收拾着自己的教育“领地”:美术室、手工室、书法室和写生室等,这里有学生历年来的美术习作。
寒假前夕,该校一年一度的《走进民族文化爱我多彩中华》校本课程优秀美术作品展举行,-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课程美术优秀作品在一楼墨香轩展出,近幅作品涉及蒙古族、壮族、汉族、傣族、藏族和哈萨克族等共6个民族。
蒙古包、壮族的“干栏”、傣族的竹楼······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都在此次展览中以水墨画、版画、丙烯颜料绘画、油画等形式出现。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还增加了场景手工制作,学生以塑料泡沫等素材,还原出少数民族生活的常见场景。四年级的屈美萱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微缩场景的制作,除了再现云南石林风貌,还用橡皮泥捏了一大一小两只象,形象十分生动逼真。展览结束时,优秀作品的作者还获得了学校的表彰。
在日常教学中,该校美术组教师每周利用一节美术课讲述民族文化,课堂中,老师通过图文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等特色元素,引导学生动手绘画和制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每一幅作品都是孩子真实性情的流露,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赞美。
作为该校特色校本课程,《走进民族文化爱我多彩中华》是该校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推动了校本课程的常态化。让孩子成为课程的受益者,体现“尊重人人、尊重文化、尊重科学、尊重环境”的办学目标。
在海口市港湾小学校长王旗的办学愿景中,能力和品德当并存。学生在被尊重的过程中学习民族文化,能让他们学会热爱祖国,也能更好地接纳世界文化。
耳濡目染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目前,在校园里,一面面墙壁,一道道楼梯,学生笔下关于民族文化的美术习作正陆续上墙亮相。
我就知道你“在看”本报记者:肖卫香
编辑:陈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ribaoa.com/hnrbjj/14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