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就业堵点须打通

本期嘉宾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永文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姜家生“学习好、沟通畅、做事实、应变强”记者:就您观察,就业市场上比较抢手的大学生通常具备哪些特点?反之,怎样的学生在求职时容易碰壁?章熙春:比较抢手的学生总体表现为:专业能力优、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求职心态正、自我定位准。从我校届毕业生调研数据看,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职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专业知识、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通识性专业知识技能、自我管理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个人、高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学生本人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无疑是获得较强就业能力的内在因素,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及举措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则起到关键作用。我们学校的做法是,着力培养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三力”卓越的创新、创造、创业“三创型”人才。学校把学生就业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完善全面覆盖与个性定制、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生涯发展系统,构建就业服务支撑平台,努力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成为“香饽饽”。海南大学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图为求职者在参加招聘会。新华社发郁建兴:据我观察,具有较强自我规划意识、主动学习能力、积极工作态度、丰富实践经历的毕业生,一般比较受企业欢迎。而有的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心中的理想工作与自身能力错位;或是抗压能力差,经历几次求职失败,就陷入自我怀疑与消极等待中,等等。这都是要避免的误区。蒋永文:从“学、说、做、适”四个维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就业市场上比较抢手的大学生,一般都具备学习好、沟通畅、做事实、应变强的特点。比如,沟通畅的学生具备较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做事实的学生拥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行事作风。这样的员工会认真对待工作,努力上进,并营造团结合作的积极氛围,为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姜家生:脑中有想法、手里有技术,又善于不断补充新知识的人,走到哪里都会是“一把好手”。而求职时屡屡碰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目标不清、能力不足。比如,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要求不够,没有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事实上,要想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就要勤于实践、努力奔跑,珍惜每一次机会。“能干什么”比“从哪里来”更重要记者:您怎样看待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有哪些理念或做法有待改善?蒋永文: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考核主要体现在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实践经历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总体看来,大部分企业能够根据自身事业发展需求,实事求是地寻才用才。然而,也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将学校划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使不少能够胜任岗位的人才错失良机。期待企业从用工需求本身出发,科学衡量大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不要过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ribaoa.com/hnrbls/17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