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洪文泉
9月20日至9月24日,以“数智赋能联结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敦煌举行。
这是数博会首次在北京以外的省市举办。本届数博会有来自全国各地出版行业的余家参展单位和15个展团参展,汇聚数字出版全门类、全产业链及各种创新形态。除了主论坛之外,还有中国数字出版创新论坛、出版融合发展产学研论坛、古籍数字化创新论坛、数字资源渠道商大会、网络文学创作者论坛、数字IP授权论坛等6个专题论坛。其中,数字资源渠道商大会、古籍数字化创新论坛、网络文学创作者论坛、数字IP授权论坛为数博会首次举办。此外还举办了十余项丰富多彩的现场活动,一批全国数字出版业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集中亮相。
短短几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出版业相关单位代表、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出版业融合之路,展开了一场场思维碰撞。
展示、讲解,赢得共识;交流、探讨,共谋发展。
数博会展馆一角。
新技术赋能优质内容与时俱进
数千年来,中国出版业不断向前发展,记载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延续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积累了存世典籍数十万种,这些优质内容成为传统出版业最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随着数字技术迭代应用,即使是这些“硬核”的优质内容,面对数字化时代传播形式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时常也会显得“慢了半拍”。
本届数博会分论坛现场。
数字出版,是现代科技带给出版业的机遇和挑战,是新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催生的新型出版业态。经过多年发展,产值、规模、影响力不断扩大,发展势头日益强劲。
如何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成了本届数博会最热门的话题。在本届数博会现场,记者看到出版单位为此做出的努力。
湖北数传集团突破出版行业产品形式单一、盈利模式单一、服务能力单一的局限,借助数字时代的技术能力,从改变纸质图书本身入手,展示了融合各种新技术的“现代纸书”,向外界展示融合发展的无限可能;
石油工业出版社深度挖掘市场潜力、盘活存量资源、拓展服务空间,在“铁人王进喜”诞辰周年之际,对行业经典内容进行活化,策划推出“铁人智融书柜”,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直播团队现场直播带货。
浙江人民出版社打破传统壁垒,以音频、视频等新技术赋能优质出版物,组建专业直播团队在网络平台直播销售,单平台吸引粉丝近8万人,电子书连续三年实现营收增长%。
古籍数字化千年传承重焕新生
数字化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本届数博会的又一大亮点。
经典古籍数字化展览,私人订制古籍数字库,音频、视频和AI技术让博物馆藏的文物古籍“动起来”“活起来”,走入普通大众的生活。
近几年,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诸多文物保护单位、科研院所携手互联网公司,依托数字化手段,让越来越多的古籍走出“深闺高阁”。
网络游戏公司展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打造的游戏IP。
在现场专门设立的古籍数字化展区里,敦煌研究院数十年耕耘打造的“数字敦煌”项目,让观众随时随地就能沉浸式观看莫高窟的艺术宝库;特别收藏版的《红楼梦》数字绘本,让观众轻点鼠标便可一睹清代画师孙温笔下的“阆苑仙葩”。
如何更好地解决数字时代文物古籍“保护”与“传承”的矛盾?在本届数博会的古籍数字化创新论坛、数字IP授权论坛上,业内嘉宾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关于文物古籍保护和传承的思考和探索。
陕西人民出版社融媒体图书《中国彩陶》、西安出版社“古都文化传承系列元宇宙出版项目”、山东人民出版社联合海南蝴蝶效应科技有限公司出品《大秦帝国》游戏,利用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门槛更低、传播更广、走得更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nanribaoa.com/hnrbls/17157.html